近期,大宗品價格上漲,市場也從資金層面做出了很多的解讀。但是回想起2008-2009年間,重溫一下當時化工品的暴漲暴跌的經歷,也許會對當前化工品的價格判斷會有一定的啟發(fā)。
經濟學的基本知識,產品價格是由供需決定。價格上漲,抑制需求,供給增加;價格下跌,需求回升,供給減少。但是在很多親身經歷的案例當中,化工品由于產業(yè)鏈長,價格環(huán)環(huán)相扣,無疑是最復雜的。
時光回到2008年,如果沒有那場金融危機,任由價格肆意上漲,后面會是什么樣的結果,至今也無法驗證。那時本人負責丁二烯產品的銷售,在2008年初開始丁二烯價格就瘋狂上漲,七八月份的時候達到30000元/噸以上的價格;這是不可想象的,因為丁二烯是副產品,對應原料石腦油,生產成本很低,利潤到了令人發(fā)指的地步。而同時下游的合成橡膠、ABS等產品全面虧損,價格遲早會有崩盤的一天。由于很早我們就意識到丁二烯在2008年會有大的價格波動,因此在2007年底我們在商談第二年合約貨的時候,已經盡可能把計劃生產的量全部以合約的形式銷售出去,只保留少量的現(xiàn)貨來應對產量的變化。在2008年8月份的時候,已經能夠感覺到有客戶對于合約貨難以承受了,主要是來自于ABS的用戶;而同時現(xiàn)貨仍能夠以比較高的價格銷售出去。這時,果斷地多向市場銷售現(xiàn)貨,寧愿船在工廠等,承受滯期費用,也要把未來的貨物提前銷售出去,以防止價格奔潰。時間終于驗證了,明星產品丁二烯在短短幾個月之內從30000多元每噸的市場供不應求的價格,到年底3000多元每噸時無人問津。
(江西大凱新材料有限公司)
當然2008年間,類似的產品很多,乙二醇在2007年底達到15000元/噸的價格,到2008年中不到3500元/噸的價格,還不如礦泉水的價格。最瘋狂的莫過于硫磺這個產品,液硫在2008年6月份時最高達5850元/噸的價格,在2008年底時只有500塊/噸的價格,不到之前的十分之一,以至于開行業(yè)會議的時候,有貿易商的老總拿著現(xiàn)金去開會,證明自己沒有破產。
也許七年后的市場,作為一個周期,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也有很多不同之處。但是價格上漲與下跌背后的邏輯有著深刻的意義。
一、價格上漲的空間
供應商按庫存去報價,也許很多人會關心價格能否持續(xù),空間如何。價格在上漲過程中,決定最高價格的是下游中邊際承受能力最強的那一端。以當前的乙烯價格來說,乙烯的商品量極少,全球需求1.4億噸,商品量估計只有400萬噸,主要流通于苯乙烯、環(huán)氧乙烷、氯乙烯等下游;目前的乙烯價格對于環(huán)氧乙烷、氯乙烯等下游來說是虧損的,但是一體化的聚乙烯裝置盈利情況良好,且苯乙烯仍能承受高價格,因此價格仍然堅挺。
一般來說,下游很多企業(yè)自己也有關聯(lián)的貿易公司,價格上漲過程中,下游用戶能夠自身產品提高報價,同時關聯(lián)的貿易公司也能夠囤貨獲利。這如同七八年前的鐵礦石,鋼廠簽的合約貨遠高于自身的使用量,把多余的貨物通過貿易公司再轉給手賣給沒有資源的小企業(yè)。因此,在上漲過程中貿易商會助推價格。這同樣能夠解釋,在2008年時,丁二烯的下游ABS、SBS、合成橡膠等全部虧損,但是由于丁苯膠乳仍然能夠承受最高價格,丁二烯價格能夠堅挺的原因。
如同股市一樣,大宗產品的價格有其合理的運行范圍。其中,資金的推動、合約貨與現(xiàn)貨的設定、倉儲物流的限制等均能成為價格的推手。天然橡膠價格在今年初有9000多元/噸,在資金的推動下短短2個多月的時間上漲40%到13000多元/噸的市場價格,但是很快就回落。同樣是期貨產品,我更看好聚丙烯在當前的市場表現(xiàn),因為需求的支撐力度更強,而且下游分散,不像橡膠客戶集中在強勢的輪胎行業(yè)。
二、價格下跌的底限
價格下跌的底限同樣取決于邊際成本的最高端,當企業(yè)出現(xiàn)虧損時,不一定會完全減產,但是當現(xiàn)金成本出現(xiàn)虧損時,勢必進行減產。但在現(xiàn)實中,也往往會出現(xiàn)價格超跌的情況。
比如一體化的裝置,當某一個產品出現(xiàn)超跌并嚴重虧損時,但是整個裝置仍然能夠維持正的現(xiàn)金流,這時裝置仍維持高負荷。
又如生產商做采購計劃時過于樂觀,上游原料簽訂很多合約量,即使下游需求惡化,也必須要執(zhí)行上游的合約。同樣,如與下游客戶簽訂了供貨協(xié)議,也必須執(zhí)行價格合約,也樣也同樣難以減產。
我們以2015年的丙烯市場為例,在2015年5月,丙烯市場價格曾觸及到低點的3800元/噸,其中各工藝路線的丙烯生產成本均已虧損。但是煉油企業(yè)的FCC工藝屬副產,且重資產較重,以煉油穩(wěn)定性和成品油的銷售為主,不太會顧及丙烯這個相對小宗的品種。對于PDH丙烷脫氫的工廠而言,由于原料丙烷的資源屬性強,物流瓶頸高,在制定原料計劃時簽署了很多丙烷的長約,且部分新開工裝置又急于搶占市場,因此也是不計成本的拋售丙烯。
三、合理的價格區(qū)間
對于化工品而言,毀滅一個行業(yè)很容易,只要讓你先瘋狂。我們見過太多的明星產品,最終都是陷入價格的深淵。2009年間的合成橡膠,2011年間的PTA、丙烯酸等等,當時利潤高達建一套裝置只需要兩三年就能收回成本的地步。曾經以為丁基橡膠的門檻不可逾越,但是在2011年間隨著國產技術的突破,價格一路下行。2015年丙烯腈這樣一個僅有少數幾家巨頭擁有核心技術的產品也步入了過剩的行列。更不要說草甘膦、染料這些產品,都不止一次出現(xiàn)過山車式的行情。
合理的價格區(qū)間對于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是非常有利的,上游生產企業(yè)維持合理的利潤,而下游企業(yè)也能夠獲利。一但上游企業(yè)因為貨源緊張或者需求旺盛,價格出現(xiàn)暴漲的情況下,下游的產業(yè)鏈有可能會向成本更低的方向轉移;同時競爭對手的擴展也在加速,致使整個產業(yè)受損。紡織服裝可能是比較好的案例,當國儲推高棉花的價格時,下游的訂單已經轉移到東南亞,受損的是整個產業(yè)鏈的需求。染料也出現(xiàn)過同樣的情況,在2013年的上漲過程中,下游的盈利嚴重受損。
生產商在決定擴產時,應當以一個周期的價格來做決定,而不是以當前的價格來做盈利預測。如同煤化工的項目,大量的規(guī)劃都是建立在高油價的假設前提下。
當然,化工品中仍存在高壁壘的產品,比如MDI,行業(yè)龍頭有著明顯的成本優(yōu)勢與價格控制力度。乙烯同樣是行業(yè)門檻高的產品,假設綠地投資,100萬噸的乙烯加上對應的下游配套,往往需要40億美金以上的投資;如果全球一年新增的乙烯需求有500萬噸,則對應200億美金的資本開支才能滿足需求。
四、結論與理解
如果以七年為一個周期的話,不得不說,2016年與2009年有太多的相似之處了。在2008年與2015年,化工行業(yè)的共同經歷是:油價下跌導致化工品跌至低點、下游急于去庫存、中間商毀約或履約能力下降、下游更傾向于提高現(xiàn)貨采購比例合約量下降等。
很多石化產品的走勢已經超越油價反彈,更多是自身的去庫存和下游需求,比如乙烯、聚乙烯、苯乙烯、聚丙烯等。
下游的需求結構中,與房地產、基建相關的產品走勢相對較緩,比如丙烯酸等。
資金面充裕的情況下,流通性較差的產品,下游一但補庫存,上游價格容易大幅拉漲,如丁二烯等。
大宗商品質押、信用證融資,目前沒有具體數據,從直觀以及部分貿易商了解,在當前利率下行的前提下,并不普遍。
目前的大多數石油化工產品的盈利以及價格仍屬于歷史平均的水平。
整體而言,以乙烯為代表的石化產業(yè)鏈目前供需是很健康的;丙烯雖然過剩,但是與歷史價格并未高估;芳烴價格仍然處于歷史的地位。
需求層面,我們更看好聚乙烯、聚丙烯的長期需求增長。聚乙烯由于網購包裝材料、農膜種植等的增量,需求增速良好。聚丙烯則在食物的包裝盒、無紡布等帶動下,消費屬性極強。
供應層面,需要行業(yè)龍頭進行整合。尤其是供應商分散的行業(yè)亟需龍頭企業(yè)進行整合,這往往取決于資產負債表健康,資本開支謹慎的企業(yè)。
|